【導讀公務員考試網(wǎng)為您提供2013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行測A類試題及答案解析 以下為具體內(nèi)容:
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本部分包括表達與理解兩方面的內(nèi)容。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在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恰當?shù)拇鸢浮?/p>
1.如果不在《統(tǒng)計法》中增加社會公眾監(jiān)督的實體內(nèi)容與公開透明的程序規(guī)定,讓統(tǒng)計機構脫離行政性質(zhì),建構以社會統(tǒng)計為主、政府監(jiān)督為輔的新型統(tǒng)計方式,統(tǒng)計機構將陷入政治生態(tài)的命門中因獻媚而不能自拔,這種自己評價自己的方式不僅使其“費力不討好”的形象很難改變,甚至可能釀成大禍。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diào)“統(tǒng)計機構”:
A.必須脫離行政性質(zhì)
B.必須接受公眾監(jiān)督
C.必須規(guī)定公開程序
D.必須改變現(xiàn)有形象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方法為總結原文、選擇最優(yōu)
第二步:
尋找重點
文段通過反面論證強調(diào)在《統(tǒng)計法》中增加社會公眾監(jiān)督的實體內(nèi)容與公開透明的程序規(guī)定,讓統(tǒng)計機構脫離行政性質(zhì),構建新型統(tǒng)計方式。題干針對“統(tǒng)計機構”提問,對應選擇A選項。
第三步:
分析選項
B選項:“公眾監(jiān)督”是針對于《統(tǒng)計法》的強調(diào),所以B錯。
C選項:“規(guī)定公開程序”是針對于《統(tǒng)計法》的強調(diào),所以C錯。
D選項:反面論述中的危害表述,非重點,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2.研究者持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母雁鵝喜歡色彩艷麗、翅膀肥厚的公雁鵝,其結果是,公雁鵝變得色彩越來越艷麗,翅膀越來越肥厚。不幸的是,鮮艷的色彩使得雁鵝容易暴露,肥厚的翅膀影響飛行。本屬“同種競爭”的優(yōu)勢,反而成為“自然競爭”的劣勢。于是,一代一代下來,雁鵝在大自然中面臨了滅亡的危險。
作者通過以上例證試圖強調(diào)的觀點是:
A.母雁鵝的喜好是導致公雁鵝“同種競爭”的重要因素
B.“同種競爭”的優(yōu)勢未必有利于種群的發(fā)展
C.“同種競爭”與“自然競爭”之間大都具有矛盾關系
D.雁鵝群目前已經(jīng)遭遇到了重大的生存危機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方法為總結原文、選擇最優(yōu)
第二步:
尋找重點
文段首先通過闡述母雁鵝的喜好,介紹公雁鵝“同種競爭”的優(yōu)勢,接著通過轉折詞“不幸的是”進行轉折強調(diào)這一“同種競爭優(yōu)勢”影響飛行。隨后得出結論本屬“同種競爭”的優(yōu)勢,反而成為“自然競爭”的劣勢,最后通過雁鵝面臨滅亡加強前文論述。故文段重在強調(diào)“同種競爭的優(yōu)勢”未必是“自然競爭的優(yōu)勢”,不一定有利于種群的發(fā)展。文段作為例證,例證所強調(diào)觀點要能起到加強觀點的作用,對比選項,B項當選。
第三步:
分析選項
A選項:轉折之前內(nèi)容,非重點,所以A錯。
C選項:文中只是說了雁群“同種競爭”與“自然競爭”矛盾,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能說明“大都”,所以C錯。
D選項:文段結尾部分,是對前文內(nèi)容的進一步解釋說明,非重點,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3.一是要逐步建設完整的居民收入統(tǒng)計和住房信息統(tǒng)計系統(tǒng),為準入與退出機制的設計與運行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支撐;二是要加強保障性住房申請、公示、分配等環(huán)節(jié)的透明度,并實行動態(tài)調(diào)整與持續(xù)跟蹤;三是要逐步形成政府監(jiān)督與社會監(jiān)督、新聞媒體監(jiān)督互補、互動的良好局面,確保分配公平。
上述三項措施針對的主要問題是:
A.如何建立完整的住房信息系統(tǒng)
B.如何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透明度
C.如何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監(jiān)督機制
D.如何確保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公平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方法為總結原文、選擇最優(yōu)
第二步:
尋找重點
文段列數(shù)了三個分點,一是要建設完整的統(tǒng)計系統(tǒng);二是要加強保障性住房的透明度;三是完善監(jiān)督機制。三點都是圍繞如何確保保障性住房分分配公平問題,所以選D。
第三步:
分析選項
A選項:只是論述了第一點,片面,所以A錯。
B選項:只是論述了第二點,片面,所以B錯。
C選項:只是論述了第三點,片面,所以C錯。
故本題選D。
4.工藝品的核心是嚴格的秩序與工序,“秩序”是它的美學原理,因此易于復制;藝術品傾注了創(chuàng)造者的創(chuàng)造與力量,或觀念或愛意或人生哲學,“力量”或“力量的表達”是它的美學原理,因此不易被復制。
造成藝術品和工藝品有所區(qū)別的根本原因是:
A.復制方式不同
B.創(chuàng)作手法不同
C.美學原理不同
D.制作流程不同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
第二步:
尋找重點
文段開始說工藝品的核心是“秩序”,因為其美學原理是“秩序”,所以易于復制,接著說藝術品傾注了創(chuàng)作者的“力量”,因為其美學原理是“力量”,所以不易被復制,所以二者有所區(qū)別的根本原因是美學原理不同,所以選C。
故本題選C。
5.學術著作的翻譯質(zhì)量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關涉到我們是否有可能讀懂或評價的問題,因為只有在譯著具有令人滿意的學術水準的前提下,我們才可能展開有效的閱讀和評價。
作者通過這段文字意在強調(diào):
A.讓人讀懂是學術譯著的首要目標
B.學術譯著應該具有高的學術水準
C.達到一定水準的譯者才可進行翻譯
D.學術著作的翻譯應該確保翻譯質(zhì)量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意圖判斷題,方法為總結原文的基礎上可以引申推理
第二步:
尋找重點
文段開始論述學術著作的翻譯質(zhì)量的重要性,接著通過原因關聯(lián)詞“因為”引導條件句對前文進行解釋說明,強調(diào)學術著作應該保證翻譯質(zhì)量,對應D選項。
第三步:
分析選項
A選項:“首要目標”無中生有,所以A錯。
B選項:文段中說的是譯著要有令人滿意的學術水準,與選項中高水準不同,所以B錯。
C選項:“達到一定水準的譯者”無中生有,所以C錯。
故本題選D。
20世紀,水資源短缺尤其是水質(zhì)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對的資源危機,污水處理順理成章成為新興朝陽產(chǎn)業(yè)。
污水生物處理的實質(zhì)就是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人們希望通過污水處理改善水質(zhì),又希望采用低能耗、低資源消耗的技術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目前,采用厭氧氨氧化與亞硝化工藝相結合的氮的完全自養(yǎng)轉換方式處理污水,被認為是一種最可持續(xù)的污水脫氮途徑。厭氧氨氧化菌就是這一途徑的神奇承載者。
在自然界及廢水生物處理系統(tǒng)中,厭氧氨氧化菌豐度很低,幾乎檢測不到其活性。當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時,污泥就會由通常的黑色變?yōu)榛疑?。馴化一段時間后,隨著菌群數(shù)量的增加,污泥變?yōu)榧t棕色,因厭氧氨氧化菌含有豐富的細胞色素,當其成為優(yōu)勢菌群時,污泥呈現(xiàn)出美麗的深紅色。污泥顏色的變化可用作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啟動進程的指示。由于這_______________的紅色,污水處理廠的工人們俗稱其為紅菌。
但這種神奇的細菌不易控制,傳統(tǒng)的系列稀釋分離等微生物分離方法都以失敗告終。1999年,荷蘭科學家利用密度梯度離心的方法,第一次得到了厭氧氨氧化菌,約200到800個細胞中只含有1個該細胞。很遺憾,時至今日,全世界都還未獲得厭氧氨氧化菌純培養(yǎng)菌株。值得慶幸的是,眾多科學家協(xié)同攻關,在2006年完成了非純培養(yǎng)菌株厭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發(fā)現(xiàn)200多個基因參與其氨氮的短程轉化代謝過程。
厭氧氨氧化體,是厭氧氨氧化菌中最為重要和獨特的細胞器,目前被假定為內(nèi)共生起源的細胞能量產(chǎn)生體,這也是第一個從原核細胞中發(fā)現(xiàn)的獨立產(chǎn)能細胞器,厭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條件下,無需有機物參與,可直接將氨氮和亞硝態(tài)氮氧化成氮氣,較之傳統(tǒng)的硝化反硝化反應,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經(jīng)濟的生物脫氮途徑,脫氮成本僅為傳統(tǒng)的十分之一,無疑是污水脫氮處理的一個極富吸引力的方向。
必須說明的是,盡管厭氧氮氧化污水脫氮技術有卓越的優(yōu)勢,但作為生物處理,必然具有一般生物的局限性,比如抗沖擊能力差、受環(huán)境影響大等。復合工程菌的開發(fā)與利用以及組合工藝的研究將成為厭氧氨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細菌和微藻的協(xié)同作用也是一個熱點。
6.關于厭氧氨氧化菌,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目前還無法通過人工方式獲得這種細菌
B.自然界污泥顏色隨其菌群數(shù)量的多少發(fā)生變化
C.在其除污過程中厭氧氨氧化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科學家已測定非純培養(yǎng)厭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組序列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本題信息在第四段第二句。
第二步:
分析題干
根據(jù)“1999年,荷蘭科學家利用密度梯度離心的方法,第一次得到了厭氧氨氧化菌”可知,已經(jīng)通過人工方式得到厭氧氨氧化菌,所以選擇A。
第三步:
分析選項
B選項:第三段中提到,“隨著菌群數(shù)量的增加,污泥變?yōu)榧t棕色”,數(shù)量和顏色是有關系的,因此題選擇不符合文意的,所以本題不選擇B項。
C選項:第二段中“厭氧氨氧化菌就是這一途徑的神奇承載者”可知,厭氧氨氧化菌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題選擇不符合文意的,所以本題不選擇C項。
D選項:第四段中“在2006年完成了非純培養(yǎng)菌株厭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可知,科學家已測定非純培養(yǎng)厭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組序列,因此題選擇不符合文意的,所以本題不選擇D項。
故本題選A。
7.關于污水處理的說法,下列不符合文意的是:
A.污水通過脫氮處理可以得到凈化
B.水質(zhì)性缺水催生了污水處理需求
C.污水要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才能得到凈化
D.厭氧氨氧化菌技術是目前最經(jīng)濟的污水生物處理方式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本題信息在第二段第一句。
第二步:
分析題干
第二段中“污水生物處理的實質(zhì)就是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中,通過微生物新陳代謝凈化的是污水生物處理,并不是污水處理,所以選擇A。
第三步:
分析選項
A選項:第二段“目前,采用厭氧氨氧化與亞硝化工藝相結合的氮的完全自養(yǎng)轉換方式處理污水,被認為是一種最可持續(xù)的污水脫氮途徑”,可知,通過污水脫氮,因此題選擇不符合文意的,所以本題不選擇A項。
B選項:第一段就是在闡述污水處理因為水質(zhì)性缺水才成為新興產(chǎn)業(yè),因此題選擇不符合文意的,所以本題不選擇B項。
D選項:第五段“較之傳統(tǒng)的硝化反硝化反應,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經(jīng)濟的生物脫氮途徑,脫氮成本僅為傳統(tǒng)的十分之一”可知,是目前最經(jīng)濟的,因此題選擇不符合文意的,所以本題不選擇D項。
故本題選C。
8.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
A.介紹厭氧氨氧化菌脫氮除污的主要過程
B.說明厭氧氨氧化菌技術是未來污水生物處理的發(fā)展方向
C.說明厭氧氨氧化菌污水處理技術的除污原理
D.指出利用厭氧氨氧化菌進行污水處理時應注意的問題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本題信息總結自全文。
第二步:
分析題干
文章從第一段引出污水處理,第二段講述污水處理的原理,第三、五段闡述其中重要的物質(zhì)—厭氧氨氧化的特性,第四段闡述厭氧氨氧化研究情況,第六段描述厭氧氨氧化存在的局限性,總結來看,作者主要目的是說明厭氧氨氧化菌技術是未來污水生物處理的發(fā)展方向,所以選擇B。
第三步:
分析選項
A選項:厭氧氨氧化菌脫氮除污的主要過程只是第二段講述的內(nèi)容,不是主要目的,所以A錯。
C選項:除污原理只是文章的一小部分,不是重點,所以C錯。
D選項:存在的問題,局限性是最后一段提出來的,不是全文重點,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9.厭氧氨氧化菌污水處理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
A.厭氧氨氧化菌可與亞硝化工藝結合起來凈化污水
B.厭氧氨氧化菌能夠在污泥中不斷進行自我繁殖
C.污泥可通過厭氧氨氧化體的硝化反應得到凈化
D.厭氧氨氧化菌能直接將氨氮和亞硝態(tài)氮氧化成氮氣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本題信息在第五段第二句。
第二步:
分析題干
根據(jù)“厭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條件下,無需有機物參與,可直接將氨氮和亞硝態(tài)氮氧化成氮氣,較之傳統(tǒng)的硝化反硝化反應,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經(jīng)濟的生物脫氮途徑,脫氮成本僅為傳統(tǒng)的十分之一,無疑是污水脫氮處理的一個極富吸引力的方向”,可知厭氧氨氧化菌能直接將氨氮和亞硝態(tài)氮氧化成氮氣,這樣成本低,是最大的優(yōu)勢,所以選擇D。
第三步:
分析選項
A選項:與亞硝化工藝結合起來,只是處理的原理,并不是最大的優(yōu)勢,所以A錯。
B選項:可以不斷自我繁殖,只是厭氧氨氧化菌的特性,沒有因為這個成為優(yōu)勢,所以B錯。
C選項:硝化反應可通過厭氧氨氧化體的硝化反應得到凈化,所以C錯。
故本題選D。
10.最適合填入第三自然段劃橫線處的詞語是:
A.與眾不同
B.不同凡響
C.司空見慣
D.平淡無奇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本題信息來自第三段。
第二步:
分析題干
第三段講述厭氧氨氧化菌的顏色會根據(jù)數(shù)量變化,當其成為優(yōu)勢菌群時,污泥呈現(xiàn)出美麗的深紅色,可以通過判斷顏色啟動進程,顏色必然是與眾不同的,所以選擇A。
第三步:
分析選項
B選項:不同凡響并不能表示與別的顏色的區(qū)別,所以B錯。
C選項:司空見慣不能表示特別,所以C錯。
D選項:平淡無奇表示很普通,不能代表特別,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11.新一輪的城鎮(zhèn)化,勢必更加_______質(zhì)量,_______要讓農(nóng)民進城,_______要以產(chǎn)業(yè)轉移為依托,確保農(nóng)民進城后能找到穩(wěn)定的工作并享有市民待遇,真正做到安居樂業(yè)。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注重不僅還
B.關注可是就
C.側重既然也
D.顧及如果就
答案
A
【解析】:
第一空:本空為語義輕重。
“更加_______質(zhì)量”,“更加”說明強調(diào),“注重”、“側重”符合題意,答案A、C之中。
第二、三空:本空為并列關系。
“要…要…”并列,“不僅…還…”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12.從_______到質(zhì)疑唏噓,從“待價而沽”到“折價而售”。“海歸”們不再是所謂的“天之驕子”。當求職簡歷_______,當殘酷的現(xiàn)實遠不及當初設想的藍圖那么美好,他們開始反思當初的留學是否值得。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眾星拱月石沉大海
B.步月登云泥牛入海
C.堅定不移杳無音信
D.春風得意如石投水
答案
A
【解析】:
第一空:本空為轉折關系。
“從________到質(zhì)疑唏噓”說的是人們對“海龜”態(tài)度的轉變,從熱捧到被冷落。
“步月登云”形容志向遠大;“堅定不移”指穩(wěn)定堅強、不動搖,不符合題意,排除B、C。
第二空:本空為詞語辨析。
“石沉大海”比喻從此沒有消息;“如石投水”比喻互相合得來。結合語境“求職簡歷_______”,排除D。
故本題選A。
詞義解釋:
眾星拱月: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
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再回來。
杳無音信:沒有一點消息。
春風得意:舊時形容考中進士后的興奮心情。后形容職位升遷順利。
13.網(wǎng)絡舉報是一把雙刃劍。監(jiān)督和隱私各有邊界,如脫韁之馬的“網(wǎng)絡監(jiān)督”,很多時候_______,一旦_______到普通公民的“隱私領地”或者_______集體權益,必將會使整個社會陷入不安。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撲朔迷離觸及影響
B.真假難辨踐踏危及
C.良莠不齊侵犯損傷
D.魚龍混雜闖入傷害
答案
B
【解析】:
本題從第二、三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為比喻關系。
與“脫韁之馬”對應,本空應填“踐踏”、或“闖入”,答案在B、D之中。
第三空:本空為語義輕重。
“必將會使整個社會陷入不安”語義較重,故本空填“危及”更恰當。
第一空:本空為語義關系。
代入驗證。“雙刃劍”、“各有邊界”對應“真假”兩面,故本空填“真假難辨”恰當。
故本題選B。
詞義解釋:
撲朔迷離: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
真假難辨:真假難以分辨清楚。
良莠不齊: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14.一般而言,史學家對史料有興趣,文學家對鋪張場景、_______氣氛有興趣,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愛好文學的人讀不下去;太史公寫的“鴻門宴”,史學家認為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烘托有失偏頗
B.制造不忍卒讀
C.描繪堪為典范
D.渲染不足奉法
答案
D
【解析】:
第一空:本空為并列關系。
由頓號可知,“_______氣氛”與“鋪張場景”并列,講的是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
“烘托”、“渲染”屬于文學表現(xiàn)手法。“烘托氣氛”、“渲染氣氛”也搭配恰當,答案在A、D之中。
第二空:本空為并列關系。
與“讀不下去”對應,說明太史公寫的“鴻門宴”,史學家認為不值得看,“不足奉法”比喻不值得學習,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詞義解釋:
不忍卒讀:常用以形容文章內(nèi)容悲慘動人。
堪為典范:可以作為學習、仿效的標準。
有失偏頗:指有失公允。
15.文化與生命_______,與生命相滲透的前人的文化已隨生命的消失而消失,我們僅是得到了它們的倒影——人類歷史文化的倒影。好比我們彎腰低頭俯對河水,我們看到的水中映像便_______是正像了,但是我們總得直起身來,赧顏羞色地接受這_______的倒影……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同在儼然宿命
B.共生完全可怕
C.伴隨必然艱難
D.糾纏幾乎沉重
答案
A
【解析】:
第一空:本空前后為解釋關系。
由橫逗后“前人的文化已隨生命的消失而消失”可知,文化與生命之間生死與共,“同在”、“共生”符合題意,答案在A、B之中。
第三空:本空為語義關系。
“我們彎腰低頭俯對河水”說明“可怕的倒影”不恰當,排除B。
題中講文化與生命同在,不可分離,所以“宿命的倒影”最恰當。
第二空:本空為詞語辨析。
代入驗證。“儼然”形容特別像,“水中映像便儼然是正像”,恰當。
故本題選A。
第二部分數(shù)量關系
在這部分試題中,每道試題呈現(xiàn)一段表述數(shù)字關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準確地計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紙上運算。
16.2,4,12,48,240,()
A.1645
B.1440
C.1240
D.360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題干中相鄰兩項中有明顯的倍數(shù)關系,所以優(yōu)先考慮倍數(shù)數(shù)列
第二步:
題目詳解
后項與前項作商依次得到2、3、4、5、(6),所求項為240×6=1440。
故本題選B。
17.3,8,23,68,(),608
A.183
B.188
C.203
D.208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題干規(guī)律不明顯,所以優(yōu)先考慮差數(shù)列
第二步:
題目詳解
作差得到新數(shù)列:5、15、45、(135)、(405),為公比為3的等比數(shù)列;
故所求項為68+135=203。
故本題選C。
18.2,1,4,6,26,158,()
A.5124
B.5004
C.4110
D.3676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數(shù)字敏感性
第二步:
題目詳解
觀察發(fā)現(xiàn),
,故所求項為26×158+2=4110。
故本題選C。
19.7.1,8.6,14.2,16.12,28.4,()
A.32.24
B.30.4
C.32.4
D.30.24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有小數(shù)點,所以優(yōu)先考慮以小數(shù)點為分隔的組合數(shù)列
第二步:
題目詳解
將題干中的奇數(shù)項和偶數(shù)項分組觀察;
奇數(shù)項:7.1,14.2,28.4,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
偶數(shù)項:8.6,16.12,(32.24),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
所求項為32.24。
故本題選A。
20.9,10,65,26,217,()
A.289
B.89
C.64
D.50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有明顯的多次方特征數(shù),所以優(yōu)先考慮多次方數(shù)列
第二步:
題目詳解
觀察可知,底數(shù)成等差數(shù)列,指數(shù)2、3交替出現(xiàn),修正項為1;
故所求項為。
故本題選D。
21.12,23,35,47,511,()
A.613
B.612
C.611
D.610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數(shù)字敏感性
第二步:
題目詳解:
劃分題干中的數(shù)字,各項首位數(shù)字依次為1、2、3、4、5、(6);
其余位數(shù)字依次為2、3、5、7、11、(13),為質(zhì)數(shù)列;
故所求項為613。
故本題選A。
22.-2,-2,0,4,10,()
A.12
B.15
C.16
D.18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題干規(guī)律不明顯,所以優(yōu)先考慮差數(shù)列
第二步:
題目詳解
作差得到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0、2、4、6、(8),所以未知項為10+8=18。
故本題選D。
23.0,4,11,24,49,()
A.98
B.88
C.76
D.107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題干規(guī)律不明顯,所以優(yōu)先考慮差數(shù)列
第二步:
題目詳解
連續(xù)作差2次得到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所求項為49+25+24=98。
故本題選A。
24.,()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題干多個數(shù)字有分數(shù)線,所以優(yōu)先考慮分式數(shù)列
第二步:
題目詳解:
將原數(shù)列化成統(tǒng)一格式,并且有單調(diào)性,改寫如下:
分子1、4、9、16、25、(36)是平方數(shù)列;
分母2、4、7、11、16、(22)是二級等差數(shù)列;
故所求項為。
故本題選A。
25.1,11,31,512,196,()
A.9999
B.999
C.888
D.8888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數(shù)字敏感性
第二步:
題目詳解:
各項除以3的余數(shù)依次為1、2、1、2、1,交叉出現(xiàn),選項中只有D項除以3余2。
故本題選D。
26.一項工程,甲、乙合作12天完成,乙、丙合作9天完成,丙、丁合作12天完成,如果甲、丁合作,則完成這項工程需要的天數(shù)是:
A.16
B.18
C.24
D.26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工程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假設這項工程總量為1。
根據(jù)題意可列方程:,故甲+丁=①+③-②=
;
因此,甲、丁合作完成這個工程需要18天。
故本題選B。
27.5名學生參加某學科競賽,共得91分,已知每人得分各不相同,且最高是21分,則最低分最低是:
A.14
B.16
C.13
D.15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極值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若使最低分盡可能低,那么其他4人得分盡可能高;
故最低分至少為91-(21+20+19+18)=13分。
故本題選C。
28.2013年是中國農(nóng)歷蛇年,在本世紀余下的年份里,農(nóng)歷是蛇年的年份還有: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數(shù)學歸納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今年為2013年,本世紀剩87年;
2013年后,每過12年為蛇年,87÷12=7……3;
因此余下的年份里農(nóng)歷是蛇年的年份有7個。
故本題選C。
29.如圖,正四面體P-ABC的棱長為a,D、E、F分別為棱PA、PB、PC的中點,G、H、M分別為DE、EF、FD的中點,則三角形GHM的面積與正四面體P-ABC的表面積之比為:
A.1:8
B.1:16
C.1:32
D.1:64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幾何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設正四面體的邊長為4,根據(jù)比例,DE=2,由于△DEF也為正三角形,故△GHM為正三角形,DG=GM=1。
因此△GHM面積為。
正四面體面積為。
故所求為。
故本題選D。
30.一個三位數(shù)除以53,商是a,余數(shù)是b(a,b都是正整數(shù)),則a+b的最大值是:
A.69
B.80
C.65
D.75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極值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該三位數(shù)為53a+b,故b的最大值為52。
自然數(shù)中最大的三位數(shù)是999,999÷53=18……45,因此,a最大值為18,此時b為45;
要想a+b值最大,需要讓a與b盡可能最大;
當a=18時,b取最大值45,a+b=63;
當b=52時,a=17,53a+b<999,且a+b=69>63,故a+b的最大值為69。
故本題選A。
31.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第n項與前n-1項和的差等于5,則此數(shù)列前4項之和為:
A.70
B.85
C.80
D.75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計算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該數(shù)列的前4項和為,一定能被15整除;
帶入選項只要D符合。
故本題選D。
32.長江上游的A港與下游S港相距270千米,一輪船以恒定速度從A港到S港需6.75小時,返回需9小時,如果一只漂流瓶從A港順水漂流到S港,則需要的時間是:
A.84小時
B.50小時
C.54小時
D.81小時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流水行船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船速+水速=270÷6.75=40千米/小時;
船速-水速=270÷9=30千米/小時;
水速=(40-30)÷2=5千米/小時。
漂流瓶從A港順水漂流到S港的速度為水速,因此需要270÷5=54小時。
故本題選C。
33.現(xiàn)需購買三種調(diào)料加工成一種新調(diào)料,三種調(diào)料的價格分別為每千克20元、30元和60元,如果購買這三種調(diào)料所花錢一樣多,則每千克新調(diào)料的成本是:
A.30元
B.35元
C.40元
D.60元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經(jīng)濟利潤問題、特值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設購買每種調(diào)料均花費60元。
那么三種調(diào)料分別買了60÷20=3千克、60÷30=2千克、60÷60=1千克。
平均每千克調(diào)料的成本為。
故本題選A。
34.有100克鹽溶液,第一次加入20克水,其濃度變?yōu)?0%;第二次加入20克鹽,待其全部溶解后,又加入60克水,則最后溶液的濃度變?yōu)椋?/p>
A.38%
B.40%
C.48%
D.50%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濃度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由第一次加水后濃度可知,鹽溶液含鹽量(100+20)×50%=60克;
最后含鹽量為60+20=80克鹽;
該溶液最后共100+20+20+60=200克;
因此溶液的濃度變?yōu)?0÷200×100%=40%。
故本題選B。
35.有一類分數(shù),每個分子與分母的和是100,如果分子減K、分母加K,得到新的分數(shù)約分后等于,其中K是正整數(shù),則該類分數(shù)中分數(shù)值最小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計算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設原分數(shù)為,根據(jù)題意
,A+B=100,所以易得A-K=40,B-K=60;
若使最小,需使A盡可能小,B盡可能大,因此K要盡可能小;
當K=1時,,為最小值。
故本題選C。
36.設x⊕y=2x+3y,x⊙y=xy,且x,y均為正整數(shù),若當x⊙y=6時,x⊕y取得最小值,則x等于:
A.2
B.6
C.4
D.3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計算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x⊙y=xy=6,則x⊕y=2x+3y≥=12。
當3y=2x時,等號成立,x⊕y取最小值,此時x=3。
故本題選D。
37.右圖是一張道路圖,每段路上的數(shù)是小李走這段路所需時間的分鐘數(shù),如小李要從A出發(fā)最快走到B,則小李所需時間是:
A.30分鐘
B.36分鐘
C.37分鐘
D.40分鐘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幾何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由A到B要經(jīng)過C、D中的一點與E、F中的一點;
可能出現(xiàn)以下路線:ADFB、ADIEB、ACIFB、ACEB;
經(jīng)計算可知用時最短的路線為ACIFB,需要15+4+10+7=36分鐘。
故本題選B。
38.小李駕車從甲地去乙地,如果比原車速提高25%,則比原定時間提前30分鐘到達;如按原車速行駛120千米后,再將車速提高25%,可提前15分鐘到達,則原車速是:
A.84千米/小時
B.108千米/小時
C.96千米/小時
D.110千米/小時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行程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設原車速是v千米/小時,原定時間為t小時,甲、乙兩地相距vt千米。
列方程:,解得t=2.5小時,v=96;
即原車速為96千米/小時。
故本題選C。
39.若=
,其中n是小于2013的自然數(shù),則
的最大值是:
A.1013048
B.1013046
C.1013045
D.1013042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計算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要想使最大,需使
最小,即1+2+3+…+n最大,因為n是小于2013的自然數(shù),所以當n=2012時
最大;
1+2+3+…+2012=2013×2012÷2;
1+2+3+…+2013=2013×2014÷2;
1006×1007,
由尾數(shù)法可知數(shù)值1013042符合。
故本題選D。
40.有89噸貨物要從甲地運往乙地。大卡車的載重量是7噸,小卡車的載重量是4噸,大卡車與小卡車每車次的耗油量分別是14升、9升,如要使所派車輛運完貨物耗油量最小,則最小耗油量是:
A.141升
B.162升
C.181升
D.193升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為統(tǒng)籌問題
第二步:
分析解題:
大卡車每噸貨物耗油14÷7=2升,小卡車每噸貨物耗油9÷4=2.25升,大卡車耗油量少,因此盡量用大卡車運貨;
89÷7=12……5噸;
若大卡車運貨13次,耗油13×14=182升油;
如果大卡車運貨11次,小卡車運貨3次,耗油11×14+3×9=181升,為最小值。
故本題選C。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本部分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與邏輯判斷四種類型的試題,請按每道題的答題要求作答。
41.翠竹:高潔
A.牡丹:華貴
B.青松:高山
C.金屬:金銀
D.青草:植物
答案
A
【解析】:
本題題干為言語關系。
“翠竹”象征“高潔”,為象征關系;“牡丹”象征“華貴”,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所以選A。
B選項:“青松”生長于“高山”上,為對應關系,所以B錯。
C選項:“金銀”屬于“金屬”,為種屬關系,所以C錯。
D選項:“青草”屬于“植物”,為種屬關系,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42.花草:植物
A.森林:家禽
B.牛羊:家畜
C.環(huán)境:田野
D.初春:嚴冬
答案
B
【解析】:
本題題干為邏輯關系。
“花草”屬于“植物”,為種屬關系;“牛羊”屬于“家畜”,為種屬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所以選B。
A選項:“森林”與“家禽”無明顯邏輯關系,所以A錯。
C選項:“田野”是“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為組成關系,所以C錯。
D選項:“初春”和“嚴冬”為并列關系,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43.絲線:編織:花邊
A.毛筆:描畫:美景
B.竹木:鋪設:浮橋
C.專家:總結:理論
D.電影:編輯:文字
答案
B
【解析】:
本題題干為對應關系。
“絲線”是“編織花邊”的原材料,為原材料的對應關系;“竹木”是“鋪設浮橋”的原材料,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所以選B。
A選項:“毛筆”是“描畫美景”的工具,而非原材料,所以A錯。
C選項:“專家”是“總結理論”的主體,而非原材料,所以C錯。
D選項:“電影”和“編輯文字”無原材料的對應關系,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44.提出之于 ______相當于鉆研 之于______
A.疑難研究
B.發(fā)現(xiàn)學術
C.理論技術
D.工程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本題題干為言語關系。
將選項逐一代入題干中。
A選項:“提出疑難”是動賓結構;“鉆研”和“研究”是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所以A錯。
B選項:“提出”和“發(fā)現(xiàn)”無明顯邏輯關系;“鉆研學術”是動賓結構,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所所以B錯。
C選項:“提出理論”是動賓結構;“鉆研技術”也是動賓結構,前后邏輯關系一致,所以選C。
D選項:“提出”和“工程”無明顯邏輯關系;“鉆研”和“思想”無明顯邏輯關系,所以D錯。
故本題選C。
45.字體之于 ______相當于德行 之于______
A.字號教育
B.楷書德性
C.行距行政
D.宋體廉潔
答案
D
【解析】:
本題題干為邏輯關系。
將選項逐一代入題干中。
A選項:“字體”和“字號”都是字的屬性,為并列關系;“德行”是“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為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所以A錯。
B選項:“楷書”是一種“字體”,為種屬關系;“德性”指道德品性,與“德行”是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所以B錯。
C選項:“字體”和“行距”無明顯邏輯關系;“德行”和“行政”無明顯邏輯關系,所以C錯。
D選項:“宋體”是一種“字體”,為種屬關系;“廉潔”是一種“德行”,前后邏輯關系一致,所以選D。
故本題選D。
46.解決之于 ______相當于克服 之于______
A.問題障礙
B.順利惰性
C.完全克制
D.理念困難
答案
A
【解析】:
本題題干為言語關系。
將選項逐一代入題干中。
A選項:“解決問題”是動賓結構;“克服障礙”也是動賓結構,前后邏輯關系一致,所以選A。
B選項:“順利解決”是偏正結構;“克服惰性”是動賓結構,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所以B錯。
C選項:“完全解決”是偏正結構;“克服”和“克制”無明顯邏輯關系,所以C錯。
D選項:“解決”和“理念”無明顯邏輯關系;“克服困難”是動賓結構,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47.□◇□◇○◎○◎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題題干為江蘇特有的對應關系題型。
從相同符號的位置入手:位置1、3符號相同,位置2、4符號相同,位置5、7符號相同,位置6、8符號相同,所以選D。
A選項:位置5、7符號不同,所以A錯。
B選項:位置1、3符號相同,所以B錯。
C選項:位置1、3符號不同,所以C錯。
故本題選D。
48.ab4Pab4Q
A.≈≥M2≈≥N2
B.↓EFs↓EFst
C.xy7Bxy7C
D.λCD≠λC57
答案
C
【解析】:
本題題干為江蘇特有的對應關系題型。
從相同符號的位置入手:位置1、5符號相同,位置2、6符號相同,位置3、7符號相同,且位置4、8符號不同,所以選C。
A選項:位置4、8符號相同,所以A錯。
B選項:位置4、8符號相同,所以B錯。
D選項:位置3、7符號不同,所以D錯。
故本題選C。
49.┯┮ ┿ ┣ ┑ ┯ ┳
A.┯┬ ┿ ┓ ┣ ┯ ┮
B.┿┣ ┓ ┯ ┬ ┿┣
C.┯┳ ┿ ┓ ┓ ┳┳
D.┳┿ ┿ ┣ ┓ ┳┿
答案
A
【解析】:
本題是江蘇特有的對應關系題型。
觀察題干的符號,發(fā)現(xiàn)只有第一個符號和倒數(shù)第二個符號相同,其它各不相同,符合此規(guī)律的只有A選項,所以選A。
B選項:第二個和最后一個相同,所以B錯。
C選項:最后兩個與第二個是相同的,所以C錯。
D選項:第二個、第三個與最后一個相同,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50.DFGDFH
A.IJKIJL
B.MOPMOP
C.QRSTQR
D.UVWXWX
答案
A
【解析】:
本題題干為江蘇特有的對應關系題型。
從相同符號的位置入手:位置1、4符號相同,位置2、5符號相同,且與位置3、6符號均不相同,所以選A。
B選項:位置3、6符號相同,所以B錯。
C選項:位置1、4符號不同,所以C錯。
D選項:位置1、4符號不同,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51.從四個圖形中選出最適合的一個,使得它保持題干五個圖形所呈現(xiàn)的規(guī)律性:
A051/
B106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題干圖形相異,優(yōu)先考慮數(shù)數(shù)量、一筆畫、連接形式等;最后考慮找共性。
第二步:題目詳解
本題封閉區(qū)間非常明顯。題干圖形封閉區(qū)間數(shù)均為4,?處也應符合此規(guī)律。選項中封閉區(qū)間數(shù)分別為4、7、3、2。
故本題選A。
52.從四個圖形中選出最適合的一個,使得它保持題干五個圖形所呈現(xiàn)的規(guī)律性:
A052/
C046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題干中自身特點非常明顯,首先考慮找共性。
第二步:
題目詳解
題干圖形中每個人物都是單手持物,排除A、B、D。
故本題選C。
53.選項的四個圖形中,只有一個是由題干的四個圖形拼合而成的,請選出來:
A053/
C049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點為圖形拼接,根據(jù)平行等長的方法進行拼合可得出答案為D,如下圖所示:
故本題選D。
54.選項的四個圖形中,只有一個是由題干的四個圖形拼合而成的,請選出來:
A054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點為圖形拼接,根據(jù)平行等長的方法進行拼合可得出答案為C,如下圖所示:
故本題選C。
55.選項的四個圖形中,只有一個是由題干的四個圖形拼合而成的,請選出來:
A055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點為圖形拼接,根據(jù)平行等長的方法進行拼合可得出答案為D,如下圖所示:
故本題選D。
56.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項能由它折疊而成:
A056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A
【解析】:
本題為折紙盒題目。
將平面圖中的各面進行標號,如下圖所示:
A選項:可由左側圖形折成;
B選項:展開圖中面b與面d的公共邊為大三角形底邊(即藍線處),面b中網(wǎng)格三角形與公共邊于頂點處相接,而非中點處,所以B錯;
C選項:觀察展開圖中面b與面d公共邊的位置(即藍線處),面d中的黑色三角形與公共邊相接于頂點處,而非中點處,所以C錯;
D選項:展開圖面b與面d中的三角形頂點不相接,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57.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項能由它折疊而成:
A057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D
【解析】:
本題為折紙盒題目。
將平面圖中的各面進行標號,如下圖所示:
A選項:觀察展開圖面b與面d的公共邊(即藍線處),面b中的短線與公共邊平行,選項中相交,與題干不一致,所以A錯;
B選項:展開圖面b與面c中直線有交點,選項中沒有,所以B錯;
C選項:以展開圖面c中直線與兩條邊的交點為頂點沿面c畫箭頭,第一條邊為面c與面d的公共邊,選項中為面a與面c的公共邊,不一致,所以C錯;
D選項:可由左側圖形折成;
故本題選D。
58.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項能由它折疊而成:
A058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折紙盒題目。
A選項:展開圖中兩個直線面是相對面,相對面不相鄰,所以A錯;
B選項:可由左側圖形折成;
C選項:展開圖中兩個直線面是相對面,相對面不相鄰,所以C錯;
D選項:展開圖中兩個三角形陰影面是相對面,相對面不相鄰,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59.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項能由它折疊而成:
A059/
B114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折紙盒題目。
A選項:展開圖中兩個黑點面是相對面,相對面不相鄰,所以A錯;
B選項:可由左側圖形折成;
C選項:展開圖中兩個灰點面是相對面,相對面不相鄰,所以C錯;
D選項:展開圖中兩個灰色面是相對面,相對面不相鄰,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60.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項能由它折疊而成:
A060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折紙盒題目。
A選項:空白面之間不相鄰,所以A錯;
B選項:可由左側圖形折成;
C選項:空白面之間不相鄰,陰影面之間不相鄰,所以C錯;
D選項:陰影面之間不相鄰,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61.生活中的浪費,不管是時間的浪費還是物質(zhì)財富的浪費,都意味著某種東西沒有發(fā)揮出它應該發(fā)揮的價值,意味著我們的勞動和創(chuàng)造全部或部分做了無用功。因此,從本質(zhì)上說,浪費與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富裕沒有必然的關系,它僅僅是一種應該被徹底改變的生活陋習。
根據(jù)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生活中的浪費無處不在,但改變浪費陋習卻很難
B.“舌尖上的中國”不應該出現(xiàn)“舌尖上的浪費”
C.只有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富裕了,才有可能出現(xiàn)浪費現(xiàn)象
D.如果我們的部分勞動打了水漂,就意味著存在浪費現(xiàn)象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分析題干
①浪費意味東西沒發(fā)揮價值,勞動和創(chuàng)造做了無用功;
②浪費僅是應改變的生活陋習,與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富裕沒有必然的關系;
第二步:
分析選項
A選項:題干只說需要徹底改變浪費陋習,但沒有說明改變難不難,所以A錯。
B選項:題干說最后一句說浪費“是一種應該被徹底改變的生活陋習”,即浪費不應該出現(xiàn),所以選B。
C選項:題干說“浪費與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富裕沒有必然的關系”,所以C錯。
D選項:該選項可以翻譯為:部分勞動打了水漂→存在浪費現(xiàn)象。題干說的是浪費意味著我們的勞動和創(chuàng)造全部或部分做了無用功,可以翻譯為:浪費→勞動和創(chuàng)造全部或部分做了無用功。肯后推不出肯前,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62.因飲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依法被吊銷駕駛證的,5年內(nèi)不得重新申領;因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依法被吊銷駕駛證的,10年內(nèi)不得重新申領;飲酒后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并構成犯罪的,終身不得申請駕駛證。
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可以得知以下哪項:
A.某人飲酒后駕駛機動車,依法被吊銷駕駛證,5年內(nèi)不得重新申領
B.某人醉酒駕駛機動車,依法被吊銷駕駛證,10年內(nèi)不得重新申領
C.某人飲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10年內(nèi)不得申請駕駛證
D.某人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終身不得申請駕駛證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分析題干
①5年內(nèi):飲酒駕駛營運機動車或醉酒駛機動車
②10年內(nèi):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被吊銷駕駛證
③終身:飲酒或醉酒駕駛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并構成犯罪
第二步:
分析選項
A選項:根據(jù)②被吊銷駕駛證的10年不得申領,所以A錯。
B選項:根據(jù)②10年不得申領的條件是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所以B錯。
C選項:根據(jù)③終身不得申領,所以C錯。
故本題選D。
63.大多數(shù)老百姓反感官員講官話套話,例如“高度重視”、“親自過問”、“研究研究”等。如果不講官話套話,一些官員就覺得無話可說或沒有優(yōu)越感。
根據(jù)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有些老百姓去政府辦事并不反感官員“親自過問”
B.一聽到官員講“研究研究”,有些老百姓就反感
C.一講“高度重視”,有些官員就會增強自身優(yōu)越感
D.官員講話如果滔滔不絕,一般都是在講官話套話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分析題干
題干推理規(guī)則為:
①大多數(shù)老百姓反感官員講官話套話
②不講官話套話→無話可說或者沒有優(yōu)越感
第二步:
分析選項
A選項:根據(jù)①可知:有些老百姓反感官員講官話套話,“有些是”推不出“有些非”,所以A錯。
B選項:根據(jù)①可知大多數(shù)老百姓反感官員講官話套話,所以選B。
C選項:可翻譯為:講官話套話→有優(yōu)越感,是否定②的前件,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C錯。
D選項:可翻譯為:有話可說(滔滔不絕)→講官話套話;因為②后半部分是選言命題,所以只否定其中一個選言肢無法推知結果,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64.據(jù)研究,到2013年底,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將達到27億,相當于全球人口的39%。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在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到2013年底,發(fā)達國家將有77%的居民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而發(fā)展中國家僅有31%的居民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歐洲是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比例最高的地區(qū),達75%,遠遠超過亞太地區(qū)(32%)和非洲(16%)。
根據(jù)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發(fā)達國家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超過發(fā)展中國家
B.亞太地區(qū)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超過非洲
C.英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比例超過日本
D.發(fā)展中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比例低于全球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分析題干
①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將達到27億,相當于全球人口的39%;
②發(fā)達國家居民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77%,發(fā)展中國家31%;
③歐洲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比例最高,其次是亞太,最后是非洲。
第二步:
分析選項
A、B選項:題干沒有給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數(shù)量,所以不能推知發(fā)達國家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是否超過發(fā)展中國家,排除。
C選項:題干沒說英國與日本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比例問題,所以C錯。
D選項: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是全球人口的39%,發(fā)展中國家僅有31%,可知,發(fā)展中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比例低于全球,可以推出。
故本題選D。
65.恐龍到底是一群呆頭呆腦、行動遲緩的冷血動物,還是一群新陳代謝率高、動作敏捷的溫血動物?研究發(fā)現(xiàn),對此問題的不同回答,存在以下四條相關證據(jù):
(1)所有的恐龍都是腿部直立地“站在”地面上,這不同于那些四肢趴伏在地上的冷血爬行動物
(2)有些海龜?shù)墓墙M織構造與哺乳動物的骨組織構造類似,而這些海龜是冷血動物
(3)恐龍骨骼中的骨組織構造與溫血的哺乳動物的骨組織構造相類似
(4)鯨類、海豹等海生哺乳動物并不是直立的,但是它們都是溫血動物
在以上陳述中,支持恐龍是溫血動物的證據(jù)是哪幾條:
A.僅(1)
B.(1)、(2)
C.(1)、(3)
D.(2)、(3)和(4)
答案
C
【解析】:
(1):恐龍是直立地“站在”地面上,不同于冷血動物,(1)支持恐龍是溫血動物。
(2):說明不能根據(jù)骨組織構造來判斷是否是溫血動物,(2)不選。
(3):恐龍與溫血動物的骨組織構造相似,(3)支持恐龍是溫血動物。
(4):說明不能通過是否直立來判斷,不支持恐龍是溫血動物,(4)不選。
故本題選C。
66.有哲學家指出,人生其實應該追求兩個簡單:物質(zhì)生活的簡單和人際關系的簡單,有了這兩個簡單,心靈就擁有了廣闊的空間和美好的寧靜。但是,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卻在這兩方面很復雜,物質(zhì)生活上是財富的無窮追逐,人際關系上是利益的不盡糾葛,兩者幾乎占滿了生活的全部空間,而有了這兩種復雜,就產(chǎn)生出現(xiàn)代人的大部分煩惱。
根據(jù)上述哲學家的觀點,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的心靈或者沒有廣闊的空間,或者沒有美好的寧靜
B.有些現(xiàn)代人生活很復雜,但卻擁有心靈的廣闊和寧靜
C.只有在物質(zhì)生活或人際關系兩方面簡單了,現(xiàn)代人的大部分煩惱才不會產(chǎn)生
D.如果在物質(zhì)生活和人際關系兩方面都簡單了,現(xiàn)代人的大部分煩惱就不會產(chǎn)生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分析題干
題干推理規(guī)則為:
①物質(zhì)生活和人際關系簡單→心靈擁有廣闊的空間和美好的寧靜
②物質(zhì)生活和人際關系復雜→產(chǎn)生了現(xiàn)代人的大部分煩惱
第二步:
分析選項
A選項:可翻譯為: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的心靈→沒有廣闊的空間或沒有美好的寧靜。題干推理中沒有提到“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的心靈”與“廣闊的空間和美好的寧靜”之間的關系,所以A錯。
B選項:可翻譯為:有些現(xiàn)代人生活很復雜→擁有心靈的廣闊和寧靜。題干推理中沒有提到“現(xiàn)代人生活很復雜”,所以B錯。
C選項:可翻譯為:大部分煩惱不會產(chǎn)生→物質(zhì)生活或人際關系兩方面簡單。相當于②的逆否命題,所以選C。
D選項:可翻譯為:物質(zhì)生活和人際關系兩方面都簡單→大部分煩惱就不會產(chǎn)生。根據(jù)②否前推不出否后,所以D錯。
故本題選C。
67.經(jīng)過努力,甲、乙、丙、丁等4位品學兼優(yōu)的中學生考上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4所名校。9月初,甲、丙與乙、丁分別奔赴兩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學了,已知:
(1)甲沒有上北京大學
(2)乙沒有上清華大學
(3)丙沒有上南京大學
(4)丁沒有上東南大學
根據(jù)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甲沒有上清華大學
B.乙沒有上北京大學
C.丙沒有上東南大學
D.丁沒有上北京大學
答案
D
【解析】:
已知甲、丙與乙、丁分別奔赴兩座不同的城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同一個城市。
假設甲、丙上北大、清華。已知(1)甲沒有上北京大學,可知甲上清華,丙上北大;乙、丁上南京和東南,滿足題干要求。此時,甲可以上清華,排除A。
假設甲、丙上南京、東南。已知(3)丙沒有上南京大學,可知丙上東南,甲上南京;乙、丁上北大、清華,又知道(2)乙沒有上清華大學,那么乙上北大,丁上清華,滿足題干要求。即乙可以上北大,丙可以上東南,排除B、C。
故本題選D。
68.甲、乙、丙三隊進行足球循環(huán)賽。已知有下列情況:
根據(jù)上表情況,可以得出甲隊對丙隊的進球數(shù)之比是:
A.3:1
B.3:2
C.1:0
D.0:0
答案
B
【解析】:
甲乙各勝1場,平1場,每支球隊都是2場比賽。所以丙一定2負,甲和乙是平局。
根據(jù)乙的失球數(shù)為0可知,甲與乙平局這場,甲進球也是0。所以甲進的3球和失的2球,都是在與丙的比賽之中發(fā)生的,所以甲:丙=3:2。
故本題選B。
69.因工作需要,某單位決定從本單位的3位女性(小王、小李、小孫)和5位男性(小張、小金、小吳、小余、小孟)中選出4人組建談判小組參與一次重要談判,選擇條件如下:
(1)小組成員既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
(2)小張與小王不能都入選;
(3)小李與小孫不能都入選;
(4)如果選小金,則不選小吳。
如果小張一定要入選,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如果選小吳,則選小余
B.如果選小金,則選小孟
C.要么選小余,要么選小孟
D.要么選小李,要么選小孫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小張一定要入選,由(2)可知小王不入選。
根據(jù)要有男有女,此時小王(女)不入選,剩下小李(女)和小孫(女)。又知道(3)小李與小孫不能都入選,所以小李或小孫其中一人入選。
故本題選D。
70.因工作需要,某單位決定從本單位的3位女性(小王、小李、小孫)和5位男性(小張、小金、小吳、小余、小孟)中選出4人組建談判小組參與一次重要談判,選擇條件如下:
(1)小組成員既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
(2)小張與小王不能都入選;
(3)小李與小孫不能都入選;
(4)如果選小金,則不選小吳。
如果小王和小吳都入選,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或者選小余,或者選小孟
B.或者選小李,或者選小孫
C.如果選小李,那么選小張
D.如果選小孫,那么選小金
答案
A
【解析】:
要求4人入選,小王和小吳都入選,還剩下兩個名額。
如果小王入選,根據(jù)(2)可知小張不入選。
如果小吳入選,根據(jù)(4)可知小金不入選。
又知道(3)小李與小孫不能都入選,即小李和小孫最多入選1人,那么小余、小孟至少入選一人。
故本題選A。
71.碎片式學習:指學習者通過一點一滴的方式積累或獲取知識和信息。
下列不屬于碎片式學習的是:
A.媽媽開車送小敏上學時,小敏常常悄悄看小人書
B.小馬嚴格執(zhí)行自己的學習計劃,每天記5個成語典故,讀一篇時文
C.某品牌手機剛上市,小劉到專賣店連夜排隊,一邊排隊一邊翻閱莫言的《蛙》
D.小顧為了完成一篇論文,每天晚上花數(shù)小時查閱相關文獻
答案
D
【解析】:
本題題干為其他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一點一滴的方式積累;②獲取知識和信息;
第二步:
題目詳解
D選項:每天花數(shù)小時查閱相關文獻,不屬于一點一滴的積累,不符合定義,本題為選非題,所以選D。
A選項:小敏上學時常常悄悄看小人書,屬于一點一滴的積累,符合定義,所以A不選。
B選項:每天記5個成語典故,讀一篇時文,屬于一點一滴的積累,符合定義,所以B不選。
C選項:一邊排隊一邊翻閱莫言的《蛙》,屬于一點一滴的積累,符合定義,所以C不選。
故本題選D。
72.約拿情結:指人們面對將獲得的成功產(chǎn)生畏懼心理,導致不敢去做自己本來能做好的事情,甚至逃避發(fā)掘自己的潛能。
下列屬于約拿情結的是:
A.小張立志要考上名牌大學,為此他訂下計劃,刻苦學習,三年后終于如愿以償,考上了他心儀的大學
B.小王在乒乓球大賽中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但在決賽中技戰(zhàn)術發(fā)揮不佳,以3:4的比分輸?shù)袅吮荣?/p>
C.小呂口才好,反應快,知識面廣,已入選校辯論隊準備參加電視辯論,隨著賽期的臨近,小呂愈發(fā)緊張,臨賽前申請退出了比賽
D.小盧對某個問題已研究多年,寫成論文后想投給某刊物又恐遭拒,最終還是投給了那家刊物
答案
C
【解析】:
本題題干為心理學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將獲得的成功產(chǎn)生畏懼心理;②不敢去做自己本來能做好的事情;
第二步:
題目詳解
C選項:賽期臨近,小呂愈發(fā)緊張,臨賽前申請退出了比賽,產(chǎn)生畏懼心理不敢去做自己本來能做好的事情,符合定義,所以選C。
A選項:刻苦學習考上名牌大學,沒有產(chǎn)生畏懼心理,不符合定義,所以A錯。
B選項:發(fā)揮不佳輸?shù)袅吮荣?,并不是產(chǎn)生畏懼心理,不符合定義,所以B錯。
D選項:最終還是投給了那家刊物,是敢于去做的,不符合定義,所以D錯。
故本題選C。
73.化歸法: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是直接解決原問題,而是對問題進行變形、轉化,直至把它化歸為某個(些)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或容易解決的問題,再返回去求得原問題的解答。
下列不屬于化歸法的是:
A.小張通過把多邊形分解為若干個三角形,求得了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
B.小吳與小聞鬧別扭,小吳想道歉又放不下面子,就把前因后果告訴了小蔡,請小蔡代向小聞解釋,小蔡解釋后,小吳主動招呼小聞,兩人和好如初
C.小李與小江解決同一類問題的方法截然不同,小李是先研究特殊情形,最終解決了一般問題,而小江是先解決了一般問題,然后再研究特殊情形
D.小趙采用先易后難的原則,很快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一大堆物理作業(yè)
答案
D
【解析】:
本題題干為其他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對問題進行變形、轉化;②再返回去求得原問題的解答;
第二步:
題目詳解
D選項:小趙采取先易后難的原則,沒有對問題進行變形、轉化,不符合①,本題為選非題,所以選D。
A選項:多邊形分解為若干個三角形,求得了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是對問題進行變形、轉化,返回去求得原問題的解答,符合化歸法的定義,所以A不選。
B選項:小蔡代小文解釋,對問題進行變形、轉化,符合化歸法的定義,所以B不選。
C選項:小李和小江解決問題時對問題進行不同方式的轉化,符合化歸法的定義,所以C不選。
故本題選D。
74.無影燈效應:指通過諸多要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種整體性機制,可把某問題的不完全或缺點部分減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并最終使這一問題得到很好解決。
下列不屬于無影燈效應的是:
A.某省為了杜絕醫(yī)生吃醫(yī)藥回扣致使患者看病貴的問題,加大醫(yī)藥采購監(jiān)督力度,開設了專門的患者投訴電話熱線,在各家醫(yī)院的咨詢服務臺公布了衛(wèi)生部門的舉報電話
B.某城市為了形成大力發(fā)展綠色生態(tài)文明的有效機制,充分集中民眾智慧,成立了公民監(jiān)督委員會、公民聽證會和環(huán)境保護組織等,讓廣大民眾更好地建言獻策并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
C.2012年中國網(wǎng)民數(shù)量突破5億,越來越多的人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充分獲取和傳播信息,信息和民意也得到了更加廣泛的立體傳播,中國正在形成透明的信息空間和輿論力量
D.某地方政府為治理公車私用頑癥,特聘多名義務監(jiān)督員,并配有數(shù)碼相機。監(jiān)督員可隨時抓拍發(fā)現(xiàn)的疑車并將照片發(fā)送到相關網(wǎng)絡,被拍者須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答案
C
【解析】:
本題題干為其他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解決某問題的不完全或缺點;②諸多要素互相作用而形成整體性機制;
第二步:
題目詳解
C選項:僅對中國網(wǎng)民情況的介紹,沒有體現(xiàn)出缺點、問題解決,不符合定義,本題為選非題,所以選C。
A選項:為解決醫(yī)生吃醫(yī)藥回扣致使患者看病貴的問題,體現(xiàn)了“解決問題”,符合①;加大監(jiān)督力度公布舉報電話,符合②,所以A不選。
B選項:為形成綠色生態(tài)文明有效機制,體現(xiàn)了“解決環(huán)境問題”,符合①;成立了公民監(jiān)督委員會、公民聽證會和環(huán)境保護組織等,符合②,所以B不選。
D選項:治理公車私用頑癥,是“解決問題”,符合①;特聘多名義務監(jiān)督員,隨時抓拍發(fā)現(xiàn)的疑車并將照片發(fā)送到相關網(wǎng)絡,符合②,所以D不選。
故本題選C。
75.生物災害:指在處理微生物病原體或者包含微生物病原體的材料以及被其感染的個體時造成的對工作人員的危害或者傷害。
下列屬于生物災害的是:
A.由于抗生素的濫用,普通細菌產(chǎn)生了耐藥性,在經(jīng)歷結構變異后,變得更難治療,成為超級病菌,僅歐洲每年就有2萬多人被感染,參與救治的多名醫(yī)生被擊倒
B.在自然界中,人類與各種動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災難就會接踵而至。某地鳥、蛇被大量捕殺,結果招致老鼠泛濫成災
C.水葫蘆繁殖速度極快,大量的水葫蘆覆蓋河面,容易造成水質(zhì)惡化,影響水底生物的生長,滇池、太湖等地均出現(xiàn)過水葫蘆泛濫成災的情況
D.由于干旱,蝗災開始泛濫,大片蘆葦葉被蝗蟲吃得精光,尚未長出翅膀的成群蝗蟲正向附近的草灘和農(nóng)田逼近
答案
A
【解析】:
本題題干為生物學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處理微生物病原體或被感染的個體或微生物病原體的原材料;②對工作人員造成危害或者傷害;
第二步:
題目詳解
A選項:“2萬多人”即被感染的個體,符合①;“參與救治的多名醫(yī)生被擊倒”即對工作人員造成危害或者傷害,符合②;符合定義,所以選A。
B選項、C選項、D選項,均沒有提到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不符合定義,所以不選。
故本題選A。
76.行星生態(tài)學:指由于人工空間的不斷擴大,人們對自然協(xié)調(diào)的關心在增強,認識到資源有限、自然凈化能力有限等問題,開始認真研究包含人類社會在內(nèi)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循環(huán)機制,將地球這顆行星的總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作為研究對象。
下列屬于行星生態(tài)學的是:
A.科學家研究在火星上實行大氣改造工程,希望藉此改良火星地表環(huán)境,為人類移居火星做準備
B.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全球生物群落的變換,世界各國呼吁共同行動起來,實行節(jié)能減排
C.某研究小組試圖通過分析綜合海洋中發(fā)生的碳循環(huán)過程中的正、負反饋作用,探討海洋碳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復雜性
D.整個宇宙是一個行星生態(tài)系統(tǒng),每時每刻都有行星在誕生、在成長、在衰老、在死亡
答案
B
【解析】:
本題題干為其他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人們對自然協(xié)調(diào)的關心在增強;②將地球行星的總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作為研究對象;
第二步:
題目詳解
B選項: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全球生物群落的變換,符合②;世界各國呼吁節(jié)能減排,是人們對自然協(xié)調(diào)的關心在增強,符合①;符合定義,所以選B。
A選項:火星不是地球,不符合②,所以A錯。
C選項:海洋碳循環(huán)系統(tǒng)不是將地球的總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不符合②,所以C錯。
D選項:宇宙不是地球,不符合②,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77.藍海戰(zhàn)略:指跨越現(xiàn)有競爭邊界,視線將超越競爭對手移向買方需求,對不同市場的買方價值元素篩選并重新排序,從給定結構下的定位選擇向改變市場結構本身轉變。
下列屬于藍海戰(zhàn)略的是:
A.某企業(yè)將創(chuàng)新與效用、價格與成本整合一體,比照現(xiàn)有產(chǎn)業(yè)最佳實踐去趕超對手,瞄準現(xiàn)有市場“高端”或“低端”顧客,細分市場滿足顧客偏好
B.某馬戲團從傳統(tǒng)馬戲的兒童觀眾轉向成年人和商界人士,以馬戲的形式來表達戲劇的情節(jié)、吸引人們以高于傳統(tǒng)馬戲數(shù)倍的門票來享受這項前所未見的娛樂
C.某企業(yè)正視行業(yè)圈內(nèi)水質(zhì)混濁、營養(yǎng)貧乏的現(xiàn)狀,決定筑牢自己的“防鯊網(wǎng)”,人人參與市場競爭,力爭在一年內(nèi)“鶴立雞群”
D.某企業(yè)充分重視現(xiàn)有的市場空間競爭,在推銷中作降價競爭,雖然增加了銷售成本或是減少了利潤,但爭取到了效率
答案
B
【解析】:
本題題干為其他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跨越現(xiàn)有競爭邊界;②視線將超越競爭對手移向買方需求;③向改變市場結構本身轉變;
第二步:
題目詳解
B選項:馬戲團從傳統(tǒng)馬戲的兒童觀眾轉向成年人和商界人士,是視線移向買方需求,符合定義,所以選B。
A選項:比照現(xiàn)有產(chǎn)業(yè)最佳實踐去超越對手,不是視線移向買方需求,不符合②,所以A錯。
C選項:某企業(yè)決定筑牢自己的“防鯊網(wǎng)”,不是視線移向買方需求,不符合②,所以C錯。
D選項:在推銷中作降價競爭,不是向改變市場結構本身轉變,不符合③,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78.吸管效應:指用一根吸管吸杯中果汁,就能把管子周圍的果汁都吸入。比喻在某區(qū)域植入某種“吸管”,就能聚集資源,引起明顯的區(qū)域反應。
下列不屬于吸管效應的是:
A.世界石油探礦的常識是,兩個礦區(qū)的標準距離為一百公尺,中國目前在東海已經(jīng)勘探了八個油氣田,包括“八角亭”新油氣田在內(nèi)
B.隨著廣州城市功能的向南轉移,鐵路新客站附近的番禺鐘村、南海平洲、三山、順德陳村等多地的樓價都已被推高
C.某鎮(zhèn)整合鎮(zhèn)內(nèi)工業(yè)園區(qū)資源,憑借其紡織產(chǎn)業(yè)的雄厚基礎,確立以紡織特色為主攻方向,引導紡織企業(yè)由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實行集群發(fā)展
D.某市規(guī)劃幾年內(nèi)讓現(xiàn)代服務業(yè)的繁榮搭配便捷交通方式,兩者“二合一”,讓該市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紛紛向往的繁華地
答案
A
【解析】:
本題題干為其他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植入某種吸管;②聚集資源,引起明顯的區(qū)域反應;
第二步:
題目詳解
A選項:選項只說油田的分布,沒有說引起聚集資源,不符合②,本題為選非題,所以選A。
B選項:廣州城市功能的向南轉移,樓價都已被推高,是聚集資源,引起明顯的區(qū)域反應,符合定義,所以B不選。
C選項:紡織企業(yè)由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實行集群發(fā)展,是聚集資源,引起明顯的區(qū)域反應,符合定義,所以C不選。
D選項:人流、物流、資金流紛紛向往的繁華地,是聚集資源,引起明顯的區(qū)域反應,符合定義,所以D不選。
故本題選A。
79.整合營銷,指對營銷工具和手段進行系統(tǒng)化結合,并注意即時性的動態(tài)修正,以實現(xiàn)價值增值的營銷理念與方法。
下列屬于整合營銷的是:
A.某品牌飲料獨家冠名贊助某省級衛(wèi)視開辦一檔技能競賽類的公益節(jié)目
B.某網(wǎng)店搞活動,網(wǎng)民購滿一定金額的書籍后,加幾元即可換購緊俏小商品
C.某傳媒集團的多個部門協(xié)調(diào)工作,受眾越來越多,廣告收入也隨之迅速增加
D.某新品牌化妝品采用廣告聯(lián)盟的方式,在大大小小的門戶網(wǎng)站投放廣告
答案
A
【解析】:
本題題干為經(jīng)濟學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對營銷工具和手段進行系統(tǒng)化結合;②實現(xiàn)價值增值;
第二步:
題目詳解
A選項:冠名贊助競賽類的公益節(jié)目,植入廣告,實現(xiàn)價值增值,符合定義,所以選A。
B選項:購滿一定金額的書籍后,加幾元即可換購緊俏小商品,是促銷手段,不符合定義,所以B錯。
C選項:多個部門協(xié)調(diào)工作,廣告收入迅速增加,是內(nèi)部的協(xié)調(diào)工作,不符合定義,所以C錯。
D選項:采用廣告聯(lián)盟的方式,是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不符合定義,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80.過度探索行為:指好奇的興趣不是隨著對新事物熟悉程度的增加而下降,而是持續(xù)不減,結果造成對所著迷事物損毀的行為。
下列屬于過度探索行為的是:
A.小侯對玩具遙控汽車愛不釋手,而且每次都不準別人碰,就是平時最有威信的媽媽也不能碰一碰,否則就會大哭大鬧
B.小南對小航模越來越喜愛,每天都要一個一個地反復把玩,他的小床上已經(jīng)有4個不同類型的小航模散了架
C.小寶對魔方很著迷,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先把魔方的一面調(diào)整到同一色,有幾次竟把飯粒都掉到了魔方上
D.3歲的小貝,有時要玩印有米老鼠圖案的實心球,還要爸爸媽媽講米老鼠踢球的故事,有時又鬧著要看會說話的鷯哥
答案
B
【解析】:
本題題干為其他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
關鍵信息
------①好奇的興趣持續(xù)不減;②所著迷事物損毀;
第二步:
題目詳解
B選項:小南對小航模越來越喜愛,符合①;已經(jīng)有4個不同類型的小航模散了架,符合②;符合定義,所以選B。
A選項、C選項、D選項,均沒有提到對所著迷事物損毀,不符合②,所以不選。
故本題選B。
第四部分資料分析
針對下列圖、表或文字回答問題。你應根據(jù)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處理。你可以在題本上運算。
2012年末,全國總人口135404萬人,出生人口163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10‰,比上年提高0.17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為7.15‰,比上年提高0.0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比上年提高0.16個千分點。
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69395萬人,女性人口6600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5.13(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比上年末下降0.05;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70,比上年末下降0.08。
從年齡構成看,60歲及以上人口19390萬人,占總人口的14.32%,比上年末提高0.59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12714萬人,占總人口的9.39%,比上年末提高0.27個百分點;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9372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4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22%,比上年末下降0.60個百分點,比重首次下降。
從城鄉(xiāng)結構看,城鎮(zhèn)人口711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03萬人;鄉(xiāng)村人口6422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434萬人;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52.57%,比上年末提高1.30個百分點。全國流動人口為2.36億人,增長率比上年末提高2.92個百分點。年末全國就業(yè)人員767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4萬人;其中城鎮(zhèn)就業(yè)人數(shù)371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萬人。
81.2012年全國出生的女嬰數(shù)是:
A.884萬
B.838萬
C.797萬
D.751萬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比重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2012年末全國出生人口1635萬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70(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
第三步:
列式估算
2012年出生的女嬰數(shù)=萬
故本題選D。
82.2011年全國總人口性別比是:
A.105.18
B.105.13
C.117.70
D.117.78
答案
A
【解析】:
本題為簡單計算。
信息在第二段,其中2012年末全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5.13,比上年末下降0.05。
因此2011年全國總人口性別比=105.13+0.05=105.18。
故本題選A。
83.2011全國城鎮(zhèn)人口與鄉(xiāng)村人口之比是:
A.0.90
B.0.95
C.1.05
D.1.15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比值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第四段,其中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52.57%,比上年末提高1.30個百分點。
第三步:
列式估算
2011年全國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52.57%-1.30%=51.27%;
則鄉(xiāng)村人口占比=1-51.27%=48.73%;
2011全國城鎮(zhèn)人口與鄉(xiāng)村人口之比=51.27%÷48.73%≈51÷49≈1.04。
故本題選C。
84.下列選項中,2012年上升幅度最高的是:
A.全國人口出生率
B.全國城鎮(zhèn)就業(yè)增長率
C.全國流動人口增長率
D.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增長率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第一段、第二段和第四段
第三步:
列式估算
第一段可知2012年全國人口出生率上升了0.17個千分點;
根據(jù)材料只能求出2012年全國城鎮(zhèn)就業(yè)增長率,但無法計算2011年的增長率,故無法推出上升幅度;
第四段可知,全國流動人口增長率比上年末提高2.92個百分點;
第三段可知,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提高0.59個百分點;
則2012年上升幅度最高的是全國流動人口增長率。
故本題選C。
85.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1)2012年全國死亡人口968萬人
(2)2008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
(3)2011年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shù)為12714萬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綜合分析。
(1)2012年全國死亡人口=135404×7.15‰≈968萬人,所以(1)對。
(2)信息在第三段,其中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所以(2)錯。
(3)2011年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shù)為(135404+968-1635)×(9.39%-0.27%)=134737×9.12%≈12288萬,所以(3)錯。
因此正確的只有1個。
故本題選B。
根據(jù)所給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86.2003~2011年九年,江蘇金融業(yè)增加值年增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11年
B.2007年
C.2009年
D.2010年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增長量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表格第7行、第9-11行
第三步:
列式估算
江蘇金融業(yè)增加值年增量分別為:
2007年=1054.3-653.3=401億元
2009年=1597.0-1298.5<300億元
2010年=2105.9-1597.0>500億元
2011年=2600.1-2105.9<500億元
則增量最多的是2010年。
故本題選D。
87.若不考慮價格因素,2011年與2003年相比,江蘇金融業(yè)增加值增長的倍數(shù)是:
A.5.6倍
B.3.6倍
C.6.6倍
D.4.6倍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倍數(shù)
第二步:
查找信
息------信息在表格第二列
第三步:
列式估算
2011年與2003年相比,江蘇金融業(yè)增加值增長的倍數(shù)=2600÷392.1-1≈2600÷390-1≈5.7倍。
故本題選A。
88.2003~2011年九年,江蘇金融業(yè)增加值占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比重最小的年份是:
A.2006年
B.2005年
C.2004年
D.2003年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比重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表格第二列和第四列
第三步:
列式估算
選項江蘇省金融業(yè)增加值占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
2003年=392.1÷4493.3≈392÷4490=8.*%;
2004年=440.5÷5198≈441÷5200=8.*%;
2005年=492.2÷6612.2≈492÷6610=7.*%;
2006年=653.3÷7914.1≈653÷7910=8.*%;
所以2005年最小。
故本題選B。
89.2002~2011年十年,江蘇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占地區(qū)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比重的最大值是:
A.39.6%
B.41.4%
C.40.1%
D.42.4%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比重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表格第三大列
第三步:
列式估算
觀察可知,2011年江蘇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占地區(qū)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比重最大;
最大比重=20842.2÷49110.3≈20800÷49100≈42.4%。
故本題選D。
90.若不考慮價格因素,則2003~2011年九年,江蘇金融業(yè)增加值年均增速,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年均增速
,地區(qū)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年均增速
的大小關系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年均增長率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表格
第三步:
列式估算
年均增長率
=
因為年份差一致,比較年均增速大小,只要比較2011年與2002年比值即可,分別為:
金融業(yè)=;
第三產(chǎn)業(yè)=;
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
分子大分母小,故金融業(yè)大于第三產(chǎn)業(yè)。
因此VJ>VS>VG。
故本題選C。
注:年均增長量/率的“第一年”到底是哪一年目前不確定,因為真題中任何一種都出現(xiàn)過。比如問2015年-2019年年均增長率,真題中年份差按照4算沒有答案的情況出現(xiàn)過,此時必須按照5算。按照5算沒有答案的情況出現(xiàn)過,此時必須按照4算。目前我們研究過歷年真題中的所有題目后發(fā)現(xiàn),沒有一種方法能解決所有問題。最可靠的能解決95%問題的方法是:給出前一年就按前一年算,否則按照當年算。比如求2016年-2019年的年均增長率,如果材料給出2015年的值,初期值為2015;如果材料沒給2015年的值,初期值為2016年的值。
根據(jù)所給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91.2012年3~11月我國汽油、煤油、柴油月產(chǎn)量均最小的月份是:
A.4月
B.5月
C.6月
D.7月
答案
C
【解析】:
本題為信息查找。
信息在表格中汽油、煤油和柴油的本月產(chǎn)量中,比較可得,6月份數(shù)值均最小。
故本題選C。
92.2012年11月我國汽油、柴油產(chǎn)量之和同比增長了:
A.6.5%
B.8.6%
C.10.4%
D.11.9%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增長率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表格,其中已知2012年11月汽油和柴油的同比增長率為15.8%和5.0%,柴油產(chǎn)量1489萬噸,汽油產(chǎn)量804萬噸
第三步:
列式估算
假設汽油和柴油11月的產(chǎn)量相同,則2012年11月汽油、柴油產(chǎn)量之和的同比增長率為。
而實際柴油產(chǎn)量1489萬噸,大于汽油產(chǎn)量804萬噸,所以兩者產(chǎn)量之和的同比增長率應在5%-10.4%之間,且偏向10.4%。
故本題選B。
93.2012年1~10月我國汽油產(chǎn)量累計比上年同期多:
A.600萬噸
B.624萬噸
C.661萬噸
D.683萬噸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增長量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表格倒數(shù)第二行,其中2012年1~10月我國汽油產(chǎn)量為7272萬噸,同比增長率為9.0%。
第三步:
列式估算
2012年1~10月我國汽油產(chǎn)量累計比上年同期多萬噸。
故本題選A。
94.2012年1~2月我國柴油產(chǎn)量累計是:
A.2835萬噸
B.2845萬噸
C.2855萬噸
D.2865萬噸
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簡單計算。
信息在表格,其中2012年3月我國柴油產(chǎn)量為1414萬噸,累計產(chǎn)量為4259萬噸;
則1-2月的產(chǎn)量累計為4259-1414=2845萬噸。
故本題選B。
95.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1)2012年6月我國柴油產(chǎn)量比上年同期減產(chǎn)了27萬噸
(2)2012年4~11月我國煤油產(chǎn)量月增產(chǎn)量最多的是8月
(3)2012年3~11月我國汽油月產(chǎn)量均超過柴油月產(chǎn)量的一半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答案
C
【解析】:
本題為綜合分析。
(1)本項是求增長量,2012年6月我國柴油產(chǎn)量同比減少≈27萬噸,所以(1)對。
(2)本項是簡單計算,2012年4~11月間我國煤油月增產(chǎn)量最多的是8月,為185-171=14萬噸,所以(2)對。
(3)本項是求比重,2012年3-11月中,5月份汽油月產(chǎn)量711萬噸<柴油月產(chǎn)量1446÷2=723萬噸,所以(3)錯。
則正確共2個。
故本題選C。
根據(jù)所給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96.自2012年1月起,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累計大于去年同期的時段有: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答案
C
【解析】:
本題為信息查找。
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累計大于去年同期,即累計同比增速大于0。
觀察圖,可知自2012年1月起同比增長率大于0的時段有1-2月、1-3月、1-6月、1-7月、1-9月、1-10月、1-11月,共7個。
故本題選C。
97.2012年前9個月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累計與上年同期相比多:
A.50億美元
B.40億美元
C.30億美元
D.20億美元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增長量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條形圖,其中2012年1~9月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累計4050億元,同比增速為1.0%。
第三步:
列式估算
所求=4050-4050÷(1+1%)≈4050-4050×(1-1%)=4050×1%=40.5億美元
故本題選B。
98.2012年4-11月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月增加最多的月份是:
A.5月
B.6月
C.9月
D.10月
答案
C
【解析】:
本題為簡單計算。
信息在條形圖中。
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月增加分別為:
5月=(2106-1649)-(1649-1215)=457-434=23;
6月=(2608-2106)-(2106-1649)=502-457=45;
9月=(4050-3532)-(3532-3074)=518-458=60;
10月=(4492-4050)-(4050-3532)=442-518<0;
則增加最多的是9月。
故本題選C。
99.2012年8月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與上年同期相比:
A.少21億美元
B.少40億美元
C.多32億美元
D.多45億美元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判斷題型
------本題考點為增長量
第二步:
查找信息
------信息在條形圖
第三步:
列式估算
2012年8月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同期多3532-3074-()≈-3074+3074×(1-0.7%)≈-22億元
故本題選A。
100.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1)2011年12月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不足2011年的10%
(2)2011年1-8月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為3532億美元
(3)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江蘇最多有2個月的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少于400億美元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答案
D
【解析】:
本題為綜合分析。
(1)2011年12月進出口總額為5398-4907<500億美元,不足2011年的10%為5398×10%=539.8億美元,所以(1)對。
(2)2012年1-8月江蘇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為0,即進出口總額與2011年1~8月相同,為3532億美元,所以(2)對。
(3)2011年12月、2012年3~11月江蘇省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均大于400億美元,2012年1~2月總額為741億美元,則1月和2月可能低于400億美元,故少于400億美元的最多有2個月,所以(3)對。
3個選項都正確。
故本題選D。
以上就是關于2013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行測A類試題及答案解析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事業(yè)單位考試信息、考試公告、報名時間、報名入口、報考條件、職位表下載、歷年真題、考試科目、考試大綱、成績查詢、歷年分數(shù)線、準考證打印、面試名單等信息,歡迎訪問事業(yè)單位考試網(wǎng)